今年前三季度,電力產業鏈業績增幅表現亮眼,截至10月17日,電力行業板塊的83家上市企業中,已有18家披露了三季度業績公告,其中,16家企業實現業績增長。
電力股復蘇的勢頭強勁,特別是火電和水電企業都交出了靚麗答卷。這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社會用電量增加、煤炭價格下降、三季度來水量增加等等。
電力行業利潤增幅領跑。據記者統計,浙能電力、穗恒運A、上海電力、大唐發電、*ST金山、粵電力A、天富能源、贛能股份、長源電力、華銀電力10家上市企業,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均超100%,其中,華銀電力、*ST金山、粵電力A、天富能源這4家企業實現扭虧為盈。
從預告凈利潤增幅來看,浙能電力、穗恒運A、上海電力排名居前,預計歸母凈利潤增幅下限分別為1058%、814%、508.35%,上限分別為1374%、1016%、623.93%。
不僅如此,華電國際、甘肅能源、閩東電力、太陽能、明星電力、中國核電等6家上市企業凈利潤也實現了正增長。
此外,從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凈利潤來看,中國核電、浙能電力、華電國際3家電力企業歸母凈利潤居前,下限分別為92.50億元、52.47億元、40.90億元,上限分別為94.50億元、66.78億元、49.10億元。
翻幾倍增長!背后原因是煤炭價格下降和發電量增長
10月16日晚間,上海電力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成績單,利潤增幅顯著。
公告顯示,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3.46億元到16.02億元,同比增加508.35%—623.93%。對于業績預增原因,上海電力公告中提到,一是煤電邊際收益持續改善,經營狀況持續向好;二是公司加快綠色轉型發展,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和效益實現增長。
浙能電力增速最猛,10月13日公司披露,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2.47億元到66.78億元,同比增長1058.28%到1374.17%。
就在前一日,大唐發電宣布,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7.9億元至28.9億元,同比增加265%至278%。預增原因方面,公司提到燃料價格同比下降,發電單位燃料成本同比降低;以及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新能源裝機量增加,帶動公司發電量實現同比上漲,影響利潤增加。
華電國際(600027.SH,股價4.94元,市值505.24億元)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0.9億元至49.1億元,較上年同期(重述后)增加75%至110%。
長源電力(000966.SZ,股價4.65元,市值127.84億元)此前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.11億元至7.01億元,同比增長135.14%至169.77%,主要受益于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同比下降,水電發電量同比增加,以及新建光伏項目陸續投產。
至于水電方面,在告別第二季度酷夏之后,第三季度總算迎來來水量的反彈。
10月17日晚間,川投能源發布2023年三季報,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.20億元,同比增長15.51%;實現歸母凈利潤38.42億元,同比增長31.60%。川投能源被歸為水電股,一向被歸類為防守型上市企業,即持股收益低,穩定股息分紅高。但在今年,川投能源走出了慢牛走勢,股價屢屢刷新歷史新高。
記者梳理發現,今年電力上市企業利潤增加,一方面是因為燃煤價格下降,成本降低,用電量增加,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發展可再生能源,新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增長,利潤增加密切相關。
浙能電力表示,業績預增主要是受益于煤炭價格下降,公司參控股煤電企業效益有所提升。同時,由于浙江省全社會用電量增長,1-9月公司全資及控股發電企業按合并報表口徑完成發電量1207.80億千瓦時,上網電量1142.60億千瓦時,同比分別上升4.27%和4.38%;平均上網結算電價為0.438元/千瓦時(不含稅),同比上漲0.46%。
華電國際提到業績同比增長主要是受煤價降低影響。而受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及新投產機組的綜合影響,2023年前三季度,華電國際合并口徑累計完成發電量1727.13億千瓦時、上網電量1617.96億千瓦時,同比分別增長約3.33%、3.28%。
四季度業績有望繼續保持
事實上,電力企業業績表現和我國用電量持續攀升息息相關。記者獲悉,國家能源局10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,9月份,全社會用電量7811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9.9%。1~9月,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8637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5.6%。
其中,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.3%;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.5%;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.1%;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0.5%。
展望后市,四季度電力消費和電力企業盈利將如何走?
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,未來仍需關注煤炭價格的變化和電力市場需求的波動。記者調研發現,不少人士對四季度用電量和電力企業業績表示看好。
一德期貨動力煤分析師曾翔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四季度整體來看煤炭價格穩中偏強,但預計不會有太大的趨勢性行情。
張雪峰認為,電力消費總體上呈現增長趨勢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冬季用電需求的增加,預計四季度的電力消費量還將繼續增長,將提升電力企業的銷售量和利潤水平。同時,新能源發電的增加也將為電力企業帶來新增利潤,推動整體盈利水平的增長。
祁海珅也表示,充分看好電力上市公司四季度的盈利趨勢,電力消費應該還會出現一個穩步增長的態勢,因為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,疫情過去以后,經濟也正在恢復并有序地向好發展。
綜合自:華夏時報,每日經濟新聞,上海證交所
評論